以最常见的共享单车为例, 以摩拜、OFO、小鸣单车等为例,其计费标准基本上都是1元/小时。
共享充电宝如今也几乎成为了沪上商场、超市、KTV、饭店等的标配,而其使用费同样为1元/时。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、分享经济的火热兴起,使这些零零散散的“小钱儿”,又重新焕发了购买力。
“互联网+”项目激活1元钱
除了分享经济外,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,也推动了许多如在线休闲或学习类项目的发展,丰富了我们的生活。
1元上课
以喜马拉雅、CCtalk等APP为例,里面不少的音频、视频课程都是免费的,但一些高质量的学习课程,都需要支付费用,有些课程费也只需要1元。
1元阅读
摄影:王陆杰
以QQ阅读为例,在今年4月“世界读书日”前后推出了“1元包”,1元钱可以阅读当下热门小说20部。而亚马逊、当当网等也在今年陆续推出“1元读书”活动,根据当月的销售情况来选定热门图书,在每月定期上架1元电子书。
1元公益
本报曾报道的《腾讯发起1元购买公益画》,则属于一场“互联网+公益”活动,不要小看1元钱的力量,活动当日便筹款近1500万元,捐款人次超过581万。
1元围观
由提问者向特定对象提问,并向解答者支付一定的“咨询费”;而第三方只需支付1元钱的“旁听费”,便能够听取解答者的回答。然后,提问者与回答者各分享这一半利益。
积少成多 1元钱变十数亿
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、博士田林认为,原先大家对分享经济的认识,主要集中在把单车之类的资源盘活了,而忽略了它在无形中,加大了零钱的效用。
从消费者的角度,1元、5角等零钱的支出,看似微不足道。
从企业的角度,若能获得千万用户支出1元的零钱,那将是一千万的“现金流”!
“而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发展可能更加便利了消费者,为他们零钱的支出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‘出口’。”田林说。
公开资料显示,在共享单车领域,最早入局的摩拜,在资本和体量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。已获得8轮融资,融资额达到十数亿,用户量也在千万级别。
1元钱的力量,由此可见。
劳动报原创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
劳动报新媒体编辑:张毅伟
1元钱也有大用处哦!你还知道有哪些用处,欢迎留言告诉我们!再给小编点个大拇指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