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名化用李清照的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中的原句: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
宋·李清照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
知否,知否。应是绿肥红瘦。
这首小令是李清照早年的词作,据说,李清照写出这首词后,名震京师,当时的文人士子莫不击节称赏。其中末句“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”被誉为“传神之笔”。整首词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,语言清新,词意隽永。
《春风十里不如你》
剧名化用了杜牧的《赠别二首·其一》中的: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
《赠别二首·其一》
唐·杜牧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
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
杜牧在这首诗中写了一个女孩子的美丽风姿,即使是春风十里的扬州,都比不上她的风采。电视剧《春风十里不如你》化用了杜牧的诗意,读起来觉得意韵悠长有没有?
《何所冬暖,何所夏凉》
剧名化用屈原《天问》中原句:何所冬暖?何所夏寒?
《天问》(节选)
战国·屈原
何所冬暖?何所夏寒?
焉有石林?何兽能言?
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
雄虺九首,鯈忽焉在?
何所不死?长人何守?
靡蓱九衢,枲华安居?
《天问》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、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。诗篇从天地离分、阴阳变化、日月星展等自然现象,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,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,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。
《寂寞空庭春欲晚》
剧名来自刘方平的《春怨》中的原句:寂寞空庭春欲晚。
《春怨》
唐·刘方平
纱窗日落渐黄昏,金屋无人见泪痕。
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
刘方平以陈阿娇作比,阿娇失宠后,幽闭宫中,终日垂泪。寂寞幽深的庭院里春天就要过去了,梨花满闭,紧闭着院门,女子就要在这样幽闭的庭院中,终了此生,也像极了电视剧中女主角的结局。
《人间至味是清欢》
剧名化自苏轼的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词中的原句: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
宋·苏轼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苏轼与友人游山时,清淡自然的野餐给了他作诗的灵感。在山中,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,苏轼觉得惬意无比,他感慨人间最有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。化用到生活中,对上那句俗话: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《人生若如初相见》
剧名化用纳兰容若的《木兰词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中的原句:人生若只如初见。
《木兰词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
清·纳兰容若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零铃终不怨。
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人生如果都如初相见的话,那么,怎么会有那么多始乱终弃的故事呢?就算是海誓山盟过,也不能保证能白头到老,这就是人生的无奈吧。
不数不知道,一数才发现
居然有这么多电视剧名是化用的诗词。
你还看过哪些充满诗意的电视剧呢?
留言告诉诗我们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